|
(第
1
篇)
木蘭
於 2025/11/4 下午 09:43:00
說: |
七
双方认为两国人文合作对推进双边关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对两国在各领域对口合作取得的丰硕合作成果表示满意,将不断深化上述合作。为此,双方商定:
——进一步扩大双向留学,为两国留学人员提供良好学习条件,鼓励开展高质量校际合作,进行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支持中俄基础科学研究院建设,继续发挥中俄同类大学联盟、中学联盟的平台作用,推进组建中俄职业教育联盟,支持在俄的中文教学和在华的俄语教学,增进青少年学生交流。
——高度评价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成果,将持续深化两国在文艺演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俄罗斯联邦文化部2024-2027年合作计划》,继续举办国家文化节、图书馆论坛和中俄文化大集,莫斯科“欢乐春节”、北京“送冬节”,共同支持“国际视界”国际音乐大赛等活动。
——深化卫生领域合作,鼓励中俄专家在传染病和肿瘤防治、核医学发展、妇幼保健、眼科学、精神病学、传统医药等领域开展合作。
——高度肯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开展的工作,将推进包括在医学院层级的医学教育合作。加强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医学科学创新领域合作。落实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俄罗斯联邦卫生部之间有关医疗数字转型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推动对药品和医疗产品流通的监管合作,包括开展药典标准交流。
——继续定期举办灾难医学专业实战演练和国际会议。
——共同加强在多边平台(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内关于卫生问题的对话与协作,共同反对将卫生问题政治化企图。尽可能相互支持对方在卫生领域提出的倡议。
——强化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海关总署与俄罗斯消费者保护和公益监督署在保障卫生防疫安全和预防跨境传播方面的合作。
——在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平台上,就建立“病原体获取与惠益分享系统”的谈判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提升大流行防范应对能力,加强生物安全领域协作。
——延续2022-2023年中俄体育交流年的丰硕成果,持续加强包括传统项目在内的体育领域交流。双方商定重点关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继续办好中俄青少年运动会、共同训练和友谊赛,促进地方积极开展体育合作,推动中俄体育事业共同发展。高度评价俄方于2025年1月成功举办第四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中方于2025年5月成功召开第四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体育部长会议。
——赞赏中方对俄公民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和俄方对等对中国公民暂行免签政策的决定。双方将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两国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肯定游客互访量攀升的积极态势,将推动进一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体验,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
——继续推动媒体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包括加强新闻报道合作,反对传播虚假信息,支持传统道德价值观,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相互支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制作电视节目的协议》,加强视听内容交流和联合制作、版权贸易、合作传播。对等保障中俄记者良好工作条件,继续合力提升对其保护力度,在包括国际专业领域范围内捍卫大众媒体的职业权利和多样性。推动中俄图书翻译出版工作,参加对方举办的国际书展。举办更多大型媒体活动,加强专业对话,在全球性和区域性新闻联盟框架内开展合作、相互支持。
——通过推进联合电影摄制项目,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和《2030年前中国国家电影局与俄罗斯文化部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行动计划》。鼓励互办电影节和动漫电影周活动,支持合作拍摄影片。积极参加对方国家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中方支持俄方设立“欧亚电影公开奖”并组建欧亚电影艺术学院。
——扩大档案领域合作,推动实施联合项目,包括出版档案汇编、举办历史档案展览、交流档案工作经验、交换双方感兴趣的档案复制件,商定《2026-2030年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档案合作分委会工作大纲》并在其框架内开展活动。
——加强包括青年创业、志愿服务、创意产业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青年领域合作。推动地方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扩大务实交流。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中共同倡导青年优先发展。
八
双方高度重视并欢迎中俄地方间和边境地区在经贸、投资和人文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发展,支持城市间联系交流,进一步扩大地域范围、涉及领域和合作规模,进一步完善双方合作的法律法规基础。为此,双方商定:
——落实好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双方主席会晤达成的共识,丰富和扩大“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合作地域和内容。
——推动落实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第五次会议达成的各项共识。
——进一步挖掘两国地方间双向贸易潜力,丰富和创新合作形式,促进跨境电商、边境贸易、服务贸易发展。
——为两国企业赴对方省州投资兴业创造稳定良好的政策条件,深化生产领域合作。
——支持两国经济园区对接,积极研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北极地区优惠政策框架内开展互利合作,促进投资和贸易往来。
——研究在俄罗斯远东国际跨越式发展区框架内开展互利合作的可行方案。
——利用俄国际跨越式发展区优惠政策推动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建设中俄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区。
——加强黑瞎子岛(大乌苏里岛)联合保护开发合作,推动落实《〈黑瞎子岛联合保护开发规划〉实施路线图》,加快推进口岸建设,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支持推进后贝加尔粮食储运站项目,双方将努力提升俄罗斯对中国的粮食和豆类出口潜力。
——加快推进满洲里-后贝加尔跨境区段标准轨复线项目,提升跨境铁路运输能力。
——支持在滨海边疆区的“俄罗斯”岛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内实施联合项目,探讨利用中心优惠政策开展海洋、生物科技、通信技术等创新和高科技领域合作。
——支持两国地方建立和发展友城关系,释放中俄地方发展潜力。
——支持双方在人文领域通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全俄地方自治发展协会等渠道建立伙伴和友城关系。
九
双方强调,中方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治理倡议等一系列全球倡议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中方积极评价俄方提出的“欧亚大陆安全架构”倡议。
双方将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大欧亚伙伴关系并行不悖,协调发展,促进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等区域性国际组织对话。
双方将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深度对接,全面实施《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持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巩固合作成果。
双方强调,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单边强制性措施都是非法的,违背联合国宪章及其他国际法准则,均不可接受,不可承认。双方将采取一切必要努力,在反对单边强制性措施方面开展互助合作。双方支持宣布自2025年起每年12月4日为反对单边强制措施国际日。
双方重申,愿共同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将就推动形成公正的世界贸易和货币金融体系加强伙伴对话,协调立场,扩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防止个别国家在世界经济个别领域滥用垄断和主导地位。
俄方将继续参与“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工作。双方将加强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合作,继续推动国际社会聚焦发展问题,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双方支持巩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世贸组织改革,包括全面恢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运转、完善决策机制,以提升当前形势下世贸组织运转效率和权威。促进贸易便利化,推进世贸组织规则与时俱进,倡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尤其是非歧视和透明度原则。反对违背世贸规则和原则的保护主义和单边强制性措施,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的国际贸易环境。共同推动在2026年3月于喀麦隆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14届部长级会议之际达成重要共识。
双方商定,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和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加强立场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霸凌和保护主义,反对采取单边强制性措施的不当行为。
双方将继续在世贸组织议程中就双方感兴趣的领域加强协调,包括通过金砖国家非正式交流机制探讨相关问题。
双方强调,中俄两国将继续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加强协作,包括与其他成员国采取措施高效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工作完善进程。
双方认为,升级上海合作组织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领域机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及禁毒中心有关协定尽早生效。
中国和俄罗斯将遵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2025年9月1日,天津)通过的声明,根据文件中关于能源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产业、人工智能、科技和创新合作等领域达成的共识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促进经贸领域合作。
双方强调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各有关成员国关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决定的重要性,同意密切协调,并采取共同行动就该金融机构运作的一系列问题加快磋商。
中方支持俄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主办国工作,愿同其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一道支持俄方办好于2025年11月17-18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确保会议成果丰富,共同促进成员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化人文交流。
双方积极评价俄方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长会议成果(2025年9月6日,符拉迪沃斯托克),重申继续支持双方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巩固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创新和技术引领等领域系列共识。双方在创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拥有共同利益,支持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围绕上述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双方愿继续加强在金砖框架内沟通协作,落实好历次领导人会晤共识,拓展金砖外围对话和“金砖+”合作,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双方愿按照《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围绕反对单边强制性措施,深化经贸和投资合作,支持发展中小企业及特殊经济区,推动数字经济、气候议程、旅游等领域保持高效协作。
双方视二十国集团为主要经济论坛,愿继续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加强协作,推动建立多极国际格局,就应对重要经济金融挑战制定平衡、协商一致的解决方案,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公正改革,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双方愿继续巩固金砖国家在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期间(2022-2025年)所取得的成果,并大力支持南非作为轮值主席国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2025年11月22-23日,约翰内斯堡)。
双方将加强“大图们倡议”框架内在贸易投资、交通、能源、旅游和环境领域的务实合作。
双方将加强同东盟合作,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密切在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框架内协调配合,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繁荣。
双方将加强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合作,推动落实《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和《奥特奥罗亚行动计划》,到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双方将在经贸等议题讨论和推进务实倡议合作中继续相互协助。俄方祝贺中方在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成功接棒,重申支持中方担任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双方将坚定维护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科技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推动联大“在国际安全领域促进和平利用国际合作”决议得到全面、有效落实,以确保平衡安全利益和发展权利,反对利用国际不扩散机制推行非法单边限制和技术遏制。
双方将继续在中俄气候变化联络组框架内和各种多边层面(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就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沟通协作,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的原则,考虑不同国情,推动各方全面完整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适应气候变化、碳市场发展,和在不损害国家能源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优先项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应用低排放技术。
双方强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单方面措施,不应成为国际贸易中任意或无理的歧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双方同意协同推进民生福祉改善,统筹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重目标,共同推动全球公正转型。
双方呼吁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走私毒品等传统和新型安全挑战及威胁。
十
在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框架内签署了以下文件:
——《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
——《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纪要》
——《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纪要》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纪要》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纪要》
——《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于2017年11月1日签订的风险管理合作的协定的议定书》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防范核材料及放射性物质经中俄边境非法贩运合作议定书〉(2014年10月13日)增加补充条款的议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兽医与植物卫生监督局关于俄罗斯绿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兽医与植物卫生监督局关于俄罗斯麦麸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关于2021至2025年中俄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路线图实施成果的联合声明》
——《2026至2030年中俄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路线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关于深化中俄农业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和俄罗斯联邦运输部关于极地水域作业船舶专业人员培训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关于马铃薯甲虫、蝗虫、草地螟、粘虫等害虫防控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俄罗斯移动通信传媒合作备忘录》
双方商定,中俄总理第三十一次定期会晤将于2026年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和形式将通过外交渠道另行商定。
本联合公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和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共同签署。
|
|
|
(第
2
篇)
木蘭
於 2025/11/4 下午 09:53:00
說: |
這裡就是高點了.
國家弱.外交是個屁.不過是盲腸.
不再理他.美國國力強.全部的國家都跑光.回頭看這時候.就是一個充滿傲慢的笑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