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Jennyliu
時間: 2025/10/29 下午 11:00:00
標題: DRAM漲不停!2026年DDR5獲利挑戰超越HBM3e 群聯 威剛 南亞科 3135凌航 鈺創
內容:
DRAM漲不停!2026年DDR5獲利挑戰超越HBM3e 群聯 威剛 南亞科 3135凌航 鈺創 力成 華邦

2025-10-29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最新調查指出,受惠 CSP 積極追單,DRAM 報價漲幅超越先前預期,尤其在 DDR5 方面,隨著 DDR5 價格持續走揚,與 HBM3e 的價差也持續收斂,預計自 2026 年第一季起,DDR5 的獲利表現將優於 HBM3e。

TrendForce 指出,由於全球雲端供應商 (CSP) 積極擴充資料中心,帶動今年第四季伺服器 DRAM 合約價上漲,整體 DRAM 價格同步走揚,供應商調升報價意願明顯提高,因此調升第四季一般型 (conventional DRAM) 價格預估,漲幅從先前的 8-13%,上修至 18-23%,且極有可能再度上修。


展望 2026 年,伺服器整機出貨量預估年增幅將擴大至 4%,且因各 CSP 積極導入高效能運算架構以支援大型模型運算,伺服器單機 DRAM 搭載容量將隨之提高,推升整體 DRAM 位元需求優於預期,導致供給短缺情況延續。

由於伺服器需求維持強勁,預期 DDR5 合約價於 2026 全年都將呈上漲態勢,尤以上半年較顯著。對比當前 2026 年 HBM 議價情況,隨著三大原廠於 HBM3e 競爭的格局形成,且買方有一定庫存水位,預計合約價將轉為年減。

TrendForce 分析,2025 年第二季時,HBM3e 和 DDR5 仍有 4 倍以上價差,且前者能為供應商帶來較佳的獲利。但隨著 DDR5 價格持續走揚,兩者價差將於 2026 明顯收斂,於 2026 年第一季起,DDR5 的獲利表現將優於 HBM3e。

由於 HBM3e 和 DDR5 產能互相競爭,預期獲利結構翻轉後,供應商可能選擇進一步增加 server DDR5 供給量,以鞏固其獲利基礎。同時,因 HBM3e 價格漸趨穩定、需求動能仍強,也不排除供應商將爭取提高平均銷售單價 (ASP) 來平衡產品組合獲利。未來原廠在 DDR5 與 HBM 之間的產能配置與價格策略,將成為影響下階段市場走向的變數。


股票代碼
(第 1  篇) 888  於 2025/10/30 上午 06:40:00  說:

綠電憑證累計發放980萬張 估2026綠電交易突破百億度大關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森崴能源

2025/09/28

「綠電身分證」再生能源憑證(T-REC)發放張數逐年跳躍式成長,截至目前累計綠電憑證發放張數約980萬張,相當於98億度綠電,明年可望突破百億度規模大關。

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統計,今年前9月已發放約245萬張再生能源憑證(T-REC),相當於24.5億度綠電,迄今累計發放再生能源憑證約980萬張,相當於98億度綠電。

觀察綠電憑證發放概況,2017年至2019年新增憑證張數都在五位數,2020、2021年新增憑證張數擴張至六位數,以十萬為單位,自2022年以來年年新增張數是以百萬張為單位,去年全年發放約320萬張。

綠電轉供交易概況上,經濟部指出,綠電轉供自2020年起有統計資料,2020年至2021年間交易量成長165%,2022年至2024年每年成長超過50%,甚至出現逾60%的成長幅度。

台電表示,未來預期光電大型案場、離岸競價及區塊開發風場將直接進入市場售電予用戶,不再躉售台電,2024年綠電轉供度數已達30億度,相較2023年的17億度,成長7成以上,預計今年將達50億度,2026年起更上看有百億度規模,呈持續成長趨勢。


(第 2  篇) 旺旺  於 2025/10/30 下午 04:45:00  說:

蔡明彰 綠電能源獲利王6873泓德能源買多上300 拿下國泰台積電綠電出貨,挪威主權基金大買利多,華城 士電 中興電也將補漲。威剛 群聯 雷虎 廣明 為升波段看好

(第 3  篇) 888  於 2025/10/31 上午 08:09:00  說:

4585達明機器人 2025業績看增二成 2026業績也將維持相似增幅 廣明 廣達

2025/09/27

廣達集團旗下「台灣最純機器人股」達明 (4585)昨(26)日以238元掛牌上市,不畏台股大盤逆風,最高漲至499.5元,終場股價收在493元,上漲255元、漲幅逾107%,開啟蜜月行情。

展望後市,達明預估今年第4季營收優於第3季,2025全年業績相比去年可望年增兩成,2026年業績預期也將維持相似增幅。

達明為全球前三大協作機器人廠商,主要市場涵蓋日本、歐洲及北美。近期美國商務部近期啟動對機器人、工業機械等產品的進口國安調查,達明目前主要生產據點在台灣,釋出審慎評估在美國建立第二生產基地的可能性。若在美洲設立據點,可能在墨西哥或美國,不排除單獨設廠或與廣達集團既有工廠合作,最終仍要看美國政府調查結果而定。

達明董事長何世池指出,達明重點在提升競爭力,廣達集團在美國持續布局,達明會視整體市況需要,不排除在美國擴展生產線,關鍵還是產品附加價值,生產機器人廠房面積需求不大,也能以機器設備生產。達明未來持續深化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拓展海外市場,打造台灣機器人品牌。

目前國際間協作機器人龍頭為UR(Universal Robots),日商發那科(FANUC)、達明緊跟其後,三家廠商在美國本土皆無設立生產據點;換言之,若川普政府對機器人新增關稅,三家業者競爭起點相同。

在營運方面,達明今年8月營收1.62億元,月增41.2%、年增74.4%,為單月歷史第三高;累計達明今年前八個月營收達11.69億元、年增22.2%,同期新高。

展望後市,達明預估今年第4季營收將優於第3季,預估今年全年業績相比去年可望有兩成年成長;展望2026年,達明目前預期仍將維持成長態勢,增長幅度則會與整體協作機器人產業趨勢相似,估至少有二至三成以上增幅。


(第 4  篇) 888  於 2025/10/31 下午 12:53:00  說:

威剛:市況好到讓人頭痛 記憶體業數十年來首見盛況 南亞科 3135凌航 宜鼎 群聯 鈺創 十銓

2025/10/14

台灣最大、全球第二大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董事長陳立白昨(13)日表示,現在記憶體市況「好到我們很頭痛」,主因供貨不足,大家都惜售。尤其當下出現DDR4、DDR5、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和固態硬碟(SSD)同步缺貨,是他投入記憶體業數十年來首見的盛況。

陳立白以「上游的米缸已經見底」來形容現在記憶體一貨難求的狀況。他說,近期記憶體價格漲勢凶猛,是因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跳下來搶貨,威剛現在手握高達100多億元庫存,營運有望持續向上,並且以朝建立200億元以上庫存為目標。

威剛昨日召開以世界棒球12強台灣隊奪冠的真實故事取材電影「絕勝」開拍記者會,陳立白出席並受訪,暢談記憶體市況。

陳立白說,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停產DDR4,使得DDR4供應量愈來愈少,供需缺口持續惡化,產品價格漲幅也將居記憶體之冠,其次為DDR5。他預估,DDR4這波供需失衡將延續兩年。

NAND方面,陳立白直言:「今年確定短缺,並一路缺到明年上半年。」他分析,NAND供應鏈結構比DRAM複雜得多,尤其現階段硬碟大廠產能減少,導致固態硬碟替代效應明顯,加上傳統硬碟與固態硬碟單位成本差距收斂,傳統硬碟廠轉為「接單才生產」,更放大NAND需求。

陳立白指出,今年第4季記憶體上游庫存將見底,整體水位降至約二周,是十多年來非常罕見的狀況。


(第 5  篇) 888  於 2025/10/31 下午 11:20:00  說:

4968立積 北美CPE專案下半年出貨;車用有望逐季成長 下半年具多項成長動能

2025/08/04

射頻前端晶片設計廠立積(4968)受惠歐美電信業需求回升,部分客戶端設備(CPE)專案將於2025年下半年出貨,同時車用產品有望逐季成長,立積表示,下半年具備多項成長動能,預期整體營運成長性佳。

針對歐洲與美國的CPE市場,立積日前於法說會中表示,下半年整體需求預期將優於上半年,其中美國方面,已經與部分客戶完成案子的簽訂,相關出貨將於下半年陸續展開。在歐洲市場,立積指出,預期下半年將比上半年成長15%。

中國市場方面,立積表示,中國市場仍競爭激烈,Wi-Fi 7與Wi-Fi 6在產品價格上仍有一定落差,中國對價格高度敏感,消費者傾向於Wi-Fi 7的價格與Wi-Fi 6接近,例如僅願意多付20~30%的價格差,這是目前成長較為緩慢的主因。

不過預期下半年會有一波Wi-Fi 7的促銷活動,可望藉由拉近與Wi-Fi 6路由器的價格差距,應能有效刺激需求回升。

針對主力的Wi-Fi產品的成長動能,法人認為,北美電信產業歷經多季度的庫存調整後,需求緩步回溫,並開始導入升級至Wi-Fi 7方案的CPE產品,而立積的Wi-Fi 7產品性價比優於美系同業,因此Wi-Fi 7市佔率有望較Wi-Fi 6提升。

立積高層則預期,Wi-Fi 7滲透率預期可達三成,而Wi-Fi 6約為四~五成;Wi-Fi 5與Wi-Fi 4的比重則將持續下滑。未來Wi-Fi 7在出貨量方面,也有望於明年正式超越Wi-Fi 6。

至於車用產品方面,立積表示,車用產品目前已持續出貨至歐洲、美國、日本與韓國車用品牌,就目前觀察,車用市場整體景氣仍不算太好,但因公司在車用產品中的技術層級屬於較低位階,目前仍維持一定的成長速度,預期每一季仍有約2~3%的成長率。


股票代碼
(第 6  篇) 888  於 2025/11/2 上午 08:43:00  說:

重電四雄大啖電力商機 華城、亞力、士電 中興電 訂單已接到2028,未來兩年產能全滿

2025/11/01

AI科技發展引爆電力需求,科技巨擘紛紛高喊電不夠用,重電四雄包括華城(1519)、亞力、士電及中興電可望再度迎一波新需求,未來營運看俏。

近日OpenAI、Google、微軟等紛紛強調「電力」不足問題,OpenAI更直指「電力就是新石油」,使人工智慧(AI)帶動的電力競逐再成熱點,市場看好重電、線纜相關族群有望大啖商機。

重電族群昨(31)日股價強勢上揚,電機機械指數收盤漲2.94%,華城、亞力、士電三檔更飆漲停,亮燈收盤,成交量均突破萬張,其中華城更再度站上700元。線纜股華榮、大亞收盤分別漲2.48%及1.44%,成交量均突破1.5萬張。

華城近年大嗑美國電力商機,目前在手訂單滿檔,訂單能見度已達2028年,去年底獲得「星際之門」計畫變壓器訂單,華城表示,目前正在洽談第二期訂單,此外,已陸續取得其他AI資料中心電力設備訂單。

華城指出,今年上半年外銷營收占比達54%,較去年全年45%,大幅成長9個百分比,其中銷美國比例接近四成。

士電、亞力也受電力需求加持,今年營運看旺。士電目前訂單已接到2028年,未來兩年產能也已經全滿,T3新廠9月將量產,T4工廠規劃明年底完工,兩新廠量產後,總產能可增加50%。

此外,輝達拍板進駐北士科T17、T18,全案塵埃落定,同屬「士林三寶」之一的士電,股價也受此消息連帶激勵。

亞力目前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在台電強韌性電網政策引領下,台電銷貨創同期新高,亞力表示,隨著半導體產業擴廠、軌道建設相關訂單大幅成長,訂單能見度至少三年,未來營運持續看好。

中興電目前在手訂單417億元,今年廠房順利擴建完成,新增兩成產能,中興電指出,未來營運動能除了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接單,包括電源開發計劃、半導體業國內外擴建新廠、國際大廠建置大型AI及IDC機房等,皆持續推動GIS業績成長。

線纜業除了受惠AI科技、基礎建設發展等帶動線纜需求外,近期更受惠國際銅價大漲,線纜業者認為,近年全球各國積極發展基礎建設計畫,加上AI如火如荼發展,都拉高對電力設備需求,同步帶旺銅相關應用市場發展。


(第 7  篇)  於 2025/11/2 上午 08:59:00  說:



(第 8  篇) 888  於 2025/11/2 下午 10:54:00  說:

魏哲家喊綠電有多少買多少 揭AI半導體成長命脈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森崴能源

2025/10/31

人工智慧(AI)強勁需求驅動半導體產業高速增長,綠電攸關產業發展命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喊出「綠電有多少,我們就買多少」,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也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做好未來供電規劃,提高供電穩定性,以及強化綠電供給,協助產業繼續成長。

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加上進入科技產品外銷旺季,9月出口542.5億美元,為歷年單月第3高,年增達33.8%,為連續23個月正成長;進口418.6億美元,為歷年單月第3高,年增25.1%,反映全球AI供應鏈運作、國內出口衍生的備料需求,且購置半導體設備動能依然強勁,出、進口互抵後,9月出超124億美元。

財政部預估10月出口續呈年增態勢,估介於28%至33%,規模值落在528億至549億美元之間,且累計出口金額將提前刷新歷年新高,全年更有機會寫下「4季紅」紀錄。

隨著全球AI產業軍備競賽,大手筆投資已是常態,也帶動巨額電力需求。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執行長吳志毅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因應未來成長需求,半導體上、中、下游廠商將持續擴廠,電力需求也隨著同步增長,估計未來5年電力需求將逐年增加8%至10%。

經濟部長龔明鑫近日表示,台電已把發展AI可能的算力,包括民間、公部門部分,「至少在2032年之前大概都已經算進去」,希望所有電廠、尤其是天然氣發電廠可以如期如質上線的話,供電沒有問題;在2032年之後,還會有更長期的布局。

根據經濟部公布2024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考量AI科技發展、美國對等關稅實施與深度節能計畫,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平均年增1.7%。吳志毅表示,儘管政府對於電力供應充足有信心,不過廠商依然高度關心未來電力供應是否足夠,希望政府對於未來供電能夠做好規劃。

半導體製造廠一天24小時不停運轉,一分鐘都不能缺電,吳志毅說,一旦跳電,儀器設備可能需要花不少時間調校,要提高供電穩定性,包括建置儲能系統、導入智慧電網。

晶片在製造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電力,近年傳統電價不斷上升,促使製造業更積極投入再生能源採購,並與再生能源供應商攜手規劃中長期能源策略。國際客戶,特別是歐美半導體品牌廠,亦提高供應鏈再生能源比率要求,部分甚至已將「使用綠電」列為合作條件之一。

吳志毅表示,客戶的要求不同,但普遍要求2030年30%至50%的用電應來自再生能源。

為響應RE100全球再生能源倡議,台積電規劃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比率達60%,2040年將進一步達到100%的目標。環球晶承諾2040年旗下所有子公司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鴻海也訂下2040年實現全球廠區100%使用綠電目標。

隨著先進製程產能擴大,碳排放量同步增加,台積電面臨的淨零壓力加大,不僅積極進行新世代機台節能行動專案,並增加再生能源使用量。

台積電在新機台方面採用高效能設備,節能泵浦使用比率約99%,冷水機使用比率約98%。在耗電的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方面,台積電也導入運轉排程最佳化設計,使單位時間內產能增加,每片晶圓用電量減少30%。

魏哲家在台積電今年股東常會強調,再生能源是台積電繼續努力方向,會盡量投資綠電發展,不只給台積電,也給供應商使用。台積電全力支持再生能源,成本會因此高一點,不過沒有關係,台積電對環保議題絕對關心,能夠買的綠電一定買。

據統計,目前半導體廠僅4%的用電來自再生能源。吳志毅說,廠商願意配合政府政策,多使用再生能源,不過供給不夠。

吳志毅表示,外國政府提供充足的再生能源及憑證,吸引廠商前往投資設廠。但業者希望持續根留台灣,應確保電力供應能夠支應需求,且具穩定性,協助產業持續成長。

國內最大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指出,再生能源正快速成長,不過綠電供應量與需求成長節奏尚未完全銜接,長期契約仍需時間成熟。

環球晶指出,電網與儲能基礎設施仍在強化中,穩定供電能力需逐步提升。市場制度仍在完善階段,企業在長期規劃上需要更明確的指引。

環球晶表示,期待政府與產業攜手,在現有良好基礎上持續完善電網韌性與跨區調度能力,同時希望政府、企業與綠電開發、售電業者協作的產業整合模式,讓再生能源能以更穩健方式支持台灣製造業的永續轉型。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