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篇)
木蘭
於 2025/9/18 下午 05:42:00
說: |
報導引述一家招聘平台內部數據說,今年上半年,該平台面向高校畢業生的企業招聘職位數年減22%,但求職人數年增8%;網路/電子商務、專業服務/諮詢、房地產/建築、教育/培訓/院校、電器/電力/水利是縮減招聘最猛的5個行業。 ____________ 教育/培訓/院校.....補習班是禁不掉的.但是多了職訓.現在大陸這個很紅.從健身到一些學習班.
電器/電力/水利....不知道是甚麼.
網路/電子商務....依照調查.有人的節目推銷效果比較好.
專業服務/諮詢.房地產...這個是景氣行業.
|
|
|
(第
2
篇)
。
於 2025/9/18 下午 05:43:00
說: |
。
|
|
|
(第
3
篇)
木蘭
於 2025/9/18 下午 05:55:00
說: |
觀光.企業資本支出.創業.
電動車差130萬.
一些先進技術.一些傳統技術.產業升級.
中國的企業家們要清楚.把錢拿去擴張資本支出.技術升級.是活命唯一的機會.我們要有共識.
至於儲能產業.我們業界整併.維持一定利潤.
中國的市場在海外.未來.要逐鹿中原.放眼天下.
綠能用得越多.就越需要儲能設備.我們要精進.所以.整併.精進.提高生產力.維持一定利潤.決不再跟電動車一樣.
一些人跟著AI產業.他一定會生出一些相關產業.比如台灣綁定英偉達.全部跟著英偉達.你看工業富聯的股價跟業績.我們除了一些原有的產業.在AI相關產業.從PCB開始.我們的需求太大了.他又跟晶片無關.而我們目前僅佔10%產能.所以空間非常大.
我們要鋪排整個體系.
晶片不夠.繼續擴張晶圓廠.擴大供應鏈生存空間.
玩具等.提升品質.
食品.從預製菜之外.材料包裝.食品菜譜設計.我們如泡麵一樣出口.這個韓國一年200億美金.
紡織.中國品牌服飾等商品.任何商品提高品質跟花色.這些需要設計.包括金工.
其他不用講.我們大家都是很棒的.
我們繼續擴張國際貿易.不必理會美國怎麼說.中國是事情.中國人自己辦.輪不到別人指指點點.
給我利潤.不准再很低.
|
|
|
(第
4
篇)
木蘭
於 2025/9/18 下午 06:06:00
說: |
企業一定要賺錢.嘉惠勞工.我們的服務業才會更活絡.消費信心自然會提高.
我們一些產品做清真認證.包括肉乾零食.比如牛肉乾.雞肉腸.
也就是.我們必須有發達的食品加工業.所以.我們需要設材料包裝亦即食品加工技術部門.
養生健康產品.從乳品到零食.
從兒童生長到銀髮族商品.這個G7國家已經老了包括韓國.台灣.新興國家則是兒童產品.
我們還可以投資很多.要盡量多旅行.看看別人的創意.像土耳其的皮衣可以摺成雨衣一樣.
把我們的基礎.更進化.
擴大就業跟勞工收益.
|
|
|
(第
5
篇)
這
於 2025/9/18 下午 06:07:00
說: |
台灣也是面臨同樣問題
…………..
台灣出口的冬天
觀察歷年1~8月傳產(不含電子、資通)的出口,今年1,114億美元居然還低於97年的1,277億美元,這顯示傳產出口已停滯18年。
04:102025/09/15 工商時報 于國欽
|
|
|
(第
6
篇)
木蘭
於 2025/9/18 下午 06:12:00
說: |
儲能設備企業.全面檢查安全性.從環保到安全性等重要條件不符者.勒令改善.做不到.接受整併.我們逐步調整企業.達到合標以及大家能夠有足夠利潤.
然後.我們要出海.
我說的一切.全部不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台灣.
至於貝森特每次說甚麼.一律都不.
不縮減產能.不買美國商品(可以把俄羅斯份額給美國).中國自主決定中國的經貿戰略.不接受任何支配.
不需要再來找中國談啦.美國.因為中國有他自己要走的道路.
|
|
|
(第
7
篇)
木蘭
於 2025/9/18 下午 06:21:00
說: |
台灣最好的一條出路.就是和平統一.
|
|
|
(第
8
篇)
木蘭
於 2025/9/18 下午 06:28:00
說: |
中國已經生出很多文創服務業.這個是好現象.
未來.專業服務業會逐步佔有一定比例的GDP.以及就業人口.
強盛的國家.才會有軟實力輸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