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翁立民
時間: 2022/4/25 下午 11:22:00
標題: 中共1958年 發起了「打麻雀運動」,第2年蝗蟲滿天,最後害死了2千多萬人!
內容:











股票代碼
(第 1  篇) 翁立民  於 2022/4/25 下午 11:54:00  說:

毛澤東的無知,帶來災難。

農民說麻雀吃稻穀,於是毛澤東發起全民打麻雀,其實當時已有學者勸阻毛澤東,因為麻雀吃稻穀也吃蝗蟲。

第二年沒麻雀,蝗蟲來了。


(第 2  篇) 梧桐  於 2022/4/26 上午 06:59:00  說:

哈哈哈…蝗蟲的天敵是麻雀嗎?用點腦袋吧!

(第 3  篇) 梧桐  於 2022/4/26 上午 07:07:00  說:

蝗災自古皆有,難道都是打麻雀造成的嗎?

哈哈哈…自古皆有都有大雨造成洪水,難道遠古時代就有溫室效應嗎?



(第 4  篇) 梧桐  於 2022/4/26 上午 07:11:00  說:

為何蝗災的蝗蟲,連鳥都不敢吃?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689389


(第 5  篇) 梧桐  於 2022/4/26 上午 07:24:00  說:

為何蝗災的蝗蟲,連鳥都不敢吃?

● 作者/zamaki

蝗蟲可以吃嗎?先說結論:落單的綠色蝗蟲可以吃,但是超過60隻以上成群結隊的黃色蝗蟲是不能吃的。

(下面這段研究,可以在ResearchGate.com找到。)

蝗蟲群聚會變色 產生劇毒和臭味

蝗蟲的研究,必須分類為「群居蝗蟲」(Gregarious Locusts)與「獨居蝗蟲」(Solitary Locust)。 這是因為蝗蟲體內有一種基因叫「CYP305M2」,這種基因分別在群居或獨居時,會對蝗蟲產生不同的的結果。

在獨居時,「CYP305M2」基因不會產生任何變化,蝗蟲本身會依照大自然的型態採用色彩偽裝,也就是保護色,所以獨居的蝗蟲本身是草綠色的,而且是鳥類最愛的美食,人類適當烹調後也是可以吃的。

但群居時,問題就來了。在高密度環境刺激下,「CYP305M2」基因會讓蝗蟲產生化學毒素,同時身體也會變色,機制如下:

群聚(Crowding)環境會啟動「CYP305M2」基因,將「苯丙胺酸」(L-Phenylalanine)轉化為「苯乙醛肟」(Z-Phenylacetaldoxime),「苯乙醛肟」快速水解為「苯乙腈」(Phenylacetonitrile, PAN)。「苯乙腈」(PAN)可產生鮮豔的警戒色與難聞的氣味, 對天敵鳥類有強大的警告作用。

當群居蝗蟲受到攻擊時,「苯乙腈」(PAN)會轉化為劇毒「氰化氫」(HCN)。所以群居蝗蟲利用「CYP305M」這個基因,將體內的「苯乙腈」(PAN)轉化為警戒色與劇毒「氰化氫」的雙重功能,實現使用化學武器防禦天敵的作用。

看到這邊,你還想吃它嗎?


明末崇禎 蝗災大流行

蝗蟲之所以為「蝗」,「皇」加上一個「虫」字旁,表示古人已經認為他是昆蟲界的王者。

講到古人,我們可以再來聊歷史上的蝗災,最有名的蝗災大概就是明末崇禎年間的蝗災。

崇禎大蝗災,開始於崇禎九年。崇禎十年,蝗災向西進入關中平原。崇禎十一年,在連續而又大面積發生旱災的條件下,蝗蟲迅速增殖擴散。

崇禎十年的蝗災區,隨著其範圍的擴大,在十一年聯合成西起關中,東至徐州一帶,長達上千公里的分布區。災區西端的寬度限於關中平原,東端在有利條件下,寬度可達400~500公里,在北直隸大名府、廣平府和山東東昌府一帶,形成蝗災重要危害區。

南陽盆地也遭受蝗害,濱海蝗區繼續發展,膠東半島的登州府及濟南府利津一帶,都形成新的蝗災區。 蝗災區的北界已北推至順天府密雲縣一帶。

長江三角洲在連續兩年乾旱氣候影響下,蝗災大面積發生,形成了長江流域蝗災的開始期。

到了崇禎十三年,蝗災區的面積達到頂峰,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中下游以及整個華北平原都是蝗災區,江蘇、上海、甚至南方也全是蝗災。


蝗災流行條件:乾旱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 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崇禎二年五月正式議裁陝北驛站,驛站兵士李自成失業。

崇禎三年(1630年)陝西又大饑,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饑疏》上說,百姓爭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六年,「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一帶,百姓死亡過半」。

崇禎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上書朝廷:「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 無日不苦輓輸。庚午(崇禎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尚敲催征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燐,夜夜似聞鬼哭。 欲使窮民之不化為盜,不可得也」。

旱災又引起蝗災,使得災情更加擴大。河南於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其飢民多從「闖王」李自成。 崇禎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棄孩,盈河塞路。」

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運,道中馳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惟聖明垂念。」

保定巡撫徐標被召入京時說:「臣自江推來數千里,見城陷處固蕩然一空,即有完城,亦僅餘四壁城隍,物力已盡,蹂躪無餘,蓬蒿滿路,雞犬無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

這時華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 城為之空」,崇禎十四年七月,疫疾從河北地區傳染至北京,崇禎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

以上恐怖的敘述,都可以看出當時中國的慘況,先是乾旱,接著蝗災,再來大饑荒,最後鼠疫。

這四個天災是有關聯的,乾旱引起蝗災,因為蝗蟲喜歡在乾燥的地方交配產卵。接著糧食被吃光引起飢荒,沒東西吃了,那就抓老鼠吃吧,結果吃著吃著又引起肺鼠疫。根據估算。當時中國人口少了一半。


荷蘭殖民時期 蝗災餓死1/3台人

那麼台灣有沒有發生過蝗災呢?

有。而且還不止一次。

根據荷蘭人所寫的《熱蘭遮城日誌》所記載,台灣在1653年到1655年間,遭受到三次的大蝗災,如1653年「蝗蟲成災,造成全島饑荒,到處看到有人病死,像麻疹和熱病。公司的建築在很多地方需要修復」。

而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Dapper紀錄1654年蝗災曾言:「1654年有蝗蟲自西北飛至,吃光了稻穀蔬菜, 8000人飢餓已死」(當時台灣漢人大概只有2萬人)。


1654年關於蝗災的記載如下:

5月10日:臺灣南部遭到蝗蟲侵襲,隔日蝗蟲入侵大員(今台南安平)。

5月21日:荷蘭人為蝗災舉辦禱告會,隔日在赤崁、鹿耳門等地海岸發現大量蝗蟲屍體,讓荷蘭人一 度以為災難已過去,但不久就在大目降(今台南新化)的田園裡發現蝗蟲幼蟲。

5月23日:蝗蟲群飛過虎尾壠(今雲林虎尾)。

5月24日:蝗蟲群飛到今彰化二林,停留的四、五天裡吃掉不少農作物。

6月6日:蝗蟲群飛到今新北市淡水區。

6月12日:蝗蟲群飛到今基隆市一帶。

這段記錄可以看出,蝗蟲從台南擴散到基隆,類似逛夜市邊走邊吃的狀態,一天移動大約10公里。

最近再吵的蝗蟲一天可飛100~200公里,那是順風飛行的最大值。一般情況他們喜歡邊走邊吃,晚上睡一覺,早上起來後再繼續邊走邊吃。

1653年,也就是明朝滅亡後的九年,清順治十年,當時清朝還在北方平定各地騷亂以及建立基礎政府,沒有空管到南方去,所以中國南方推斷基本上是處於無政府狀態,盜賊、海盜盛行,因此當時到底有多大規模的蝗災沒人曉得。


蝗災削弱荷蘭統治台灣基礎

蝗蟲不喜歡海水反射的太陽光,所以他們沒事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往海上飛去,但根據Dapper所言「有蝗蟲自西北飛至」,台南的西北方是澎湖,再往西北是福建漳州泉州一帶。可以判斷當時蝗災的規模,已經讓蝗蟲群從福建飛過台灣海峽找食物,先抵達澎湖,再到台灣本島。

蝗蟲襲擊台灣,也間接導致荷蘭人失去農業糧食基礎,在往後數年把台灣給丟了。在1662年荷蘭敗給當時稱霸台灣海峽的海賊王-鄭成功。


而現在大多台灣人的祖先,比較不可能是從當時人間煉獄的中國移民跑出來的,當時光吃飯都成問題,哪有可能大費周章度過黑水溝?光是有沒有能力造船、有沒有糧食長途航行、有沒有錢搭船都是問題。而清國在1684年施琅打敗鄭克塽後,也發佈渡海禁令,從中國跑來台灣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我們最有可能就是當初跟著鄭成功在海上討生活的海賊王後代。台灣諺語「有唐山公,無唐山媽」,其實關鍵不是羅漢腳拋家棄子來台發展,而是因為-船上不能有女人。

而且海賊到處打劫、營養充足,有足夠的能力建立軍隊組織與繁衍後代,而不受蝗災影響。

以前有人說,台灣人是海賊後代,我半信半疑。現在我完全相信,我們台灣人骨子裡散發著敢衝敢拼的個性,正是因為我們是當時稱霸台海的海賊王後代。


小冰河期→氣候變遷→乾旱→蝗災

稍微扯遠了,最後要談一下這一切的起因,乾旱。

為什麼會乾旱呢?因為氣候變遷。那古代人不蓋工廠不量製造溫室氣體,怎麼會氣候變遷呢?答案就是小冰河期。

維基百科記載,小冰期(Little Ice Age)又稱小冰河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紀溫暖時期之後開始,全球氣溫出現下降的現象,時間約在自1550年至1770年這220年間,結束於19世紀初期。從長期來看,在中世紀溫暖期持續了400年後,出現了長達500年的寒冷化時期。

小冰期當中,有4個特別寒冷的時期:

1350年前後:沃夫極小期

1450年—1570年:史波勒極小期

1645年—1715年:蒙德極小期

1770年—1830年:道爾頓極小期

這邊可以觀察一下蒙德極小期的開始年份,1645年,也就是明朝滅亡後的隔年。

可以得知,在進入小冰河期之前,地球就會先發生旱災。道理很簡單,就是太陽活動減少、日照熱能降低,氣溫下降,暖空氣減少,所以雨量減少,雨量減少自然農作欠收。那大概氣溫下降多少會有旱災呢?有人說大概全球降一度攝氏度即可。這邊有興趣的朋友可研究看看。



澳洲野火燒4月 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

現在蝗災這件事,其實是從去年11月非洲開始爆發的,印度的新聞其實12月就有。印度跟巴基斯坦還因為這件事握手言和,印度說要在今年六月提供農藥給巴基斯坦防治蝗災。

等一下,今年六月?現在才二月啊,大佬!

如果路徑是經由印度北部、孟加拉、緬甸一路往東進入中國,必須在緬甸雨季,也就是五月底之前擴散出緬甸。

現在沒什麼消息,可能是蝗災被控制住了,也可能是它們正好飛到貧窮地區,沒基地台甚至沒手機、網路的地方。

從去年開始,看到澳洲野火燒了四個月,開始有較多人關注地球是不是開始要進入小冰河期了?因為NASA在前幾年就有說太陽表面活動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如果地球開始進入小冰河期,可以預期今年緬甸、東南亞等地雨季可能雨量不多。蝗蟲唯一怕的只有雨,因為雨水讓翅膀變重飛不起來,只能在原地餓死。



我知道2月17日新華社節錄印度時報的新聞,說印度專家宣稱蝗災基本已經控制在小範圍地區,還特別發微博讓中國人嘲笑蝗蟲一番。

我特別去找了這篇新聞,發現那是當地省份拉賈斯坦邦的蝗蟲防治官員說的,說是該省份的蝗災已控制在特定地區。但那是拉賈斯坦邦,不是全印度。

現在根據推測已經有4000億隻蝗蟲,4000億隻你各位有概念嗎?最大密度一平方公里可達1億5000萬隻,用最大密度全部塞滿來算, 4000億換算就是2666平方公里,面積比整個北北基加起來還大。

蝗蟲在聖經裡是十災之一,基本上人類是無法控制的,只能等雨來。 這種全球性的災難,甚至可以說是天譴,我建議要嚴肅一點,不要用嬉笑的態度面對大自然的懲罰。

原文網址: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689389#ixzz7RVygxWo7


股票代碼
(第 6  篇) 梧桐  於 2022/4/26 上午 07:39:00  說:






(第 7  篇) 萬德法律事務所  於 2022/4/26 上午 08:03:00  說:

刑法第312條規定:
對於已死之人公然侮辱者,處拘役或300元以下罰金。
對於已死之人犯誹謗罪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00元以下罰金。

臺灣高等法院104年上易字第44號刑事判決指出:

對於死者侮辱或誹謗,足以影響已死之人生前名譽,並使死者遺族蒙羞,基於保護遺族對死者慎終追遠之孝思與虔敬情感,為此設有刑法第312條規定處罰。

另外,有多件民事判決亦指出:

以吾國風尚,對於死者向極崇敬,若對已死之人妄加侮辱誹謗,非獨不能起死者於地下而辯白,亦使其遺族為之難堪,甚有痛楚憤怨之感,故而刑法第312條特規定侮辱誹謗死者罪,藉以保護遺族對其先人之孝思追念,併進而激勵善良風俗,自應將遺族對於故人敬愛追慕之情,視同人格上利益加以保護,始符憲法保障人性尊嚴之本旨。




(第 8  篇) 萬德法律事務所  於 2022/4/26 上午 08:18:00  說:

翁立民先生對往生者毛澤東先生的名譽詆毀,與林建和先生對總編輯翁立民先生的名譽詆毀,事實上,同屬一類!

(第 9  篇) 蝗蟲  於 2022/4/26 上午 08:35:00  說:

麻雀的主食跟生活習性是無法抗蝗災.且食量太小 麻雀容易被吃掉.
完全無法管理 追蹤蝗蟲移動的路徑.

目前阿共用一種鴨子跟雞 用飛機空運鴨子滅蝗蟲 效果很好.
看到蝗蟲會主動攻擊的 食量大的物種才有效.
~~~~~~~~~~~~~~~


(第 10  篇) 北7  於 2022/4/26 上午 09:15:00  說:

翁立民先生對往生者毛澤東先生的名譽詆毀.
~~~~~~~~~~~~~~~~~~~
他主政 這就需承受政策的得失.沒有詆毀的問題.不需誇大恐嚇言論.
阿共也慢慢走向法治 政法分離的政策.跟台灣方向不太一樣.





股票代碼
(第 11  篇) 梧桐  於 2022/4/26 上午 09:43:00  說:

呵呵呵…把自己的無知,當成藉口,誰是北7呢?



(第 12  篇) 是在說自己嗎?  於 2022/4/26 上午 09:46:00  說:

7樓 8樓 的法律事務所

現今在大陸許多電視劇、電影裡

常常會看到拿毛語錄出來揶揄、甚至諷刺批評毛主導的文化大革命

就像常常會出現青天白是滿地紅國旗和國徽一樣

毛澤東除了天安門上那幅照片

沒多少人還在吹捧毛澤東

在大多數大陸人民心裡負面形象較多

你太過狹隘

人家都開放了 你卻還停留在大陸的思想戒嚴

是你腦袋要補一補

不是翁總犯法

你搞錯了


(第 13  篇) 梧桐  於 2022/4/26 上午 10:07:00  說:

蔣介石1975年逝世,隔年毛澤東1976年逝世。

台灣一些民進黨教改下的小屁孩,根本沒出生,就跑到中正紀念堂及蔣介石陵寢潑漆,其實就跟一些對歷史完全無知的人,評判毛澤東一樣。

撲殺麻雀會造成蝗災,稍有知識之人,也不會認同!就像台獨吉娃娃說:蔣介石228屠殺台灣精英幾十萬,呵呵呵…台灣精英有幾十萬嗎?我看是陰莖吧!



(第 14  篇) 梧桐  於 2022/4/26 上午 10:18:00  說:







(第 15  篇) 梧桐  於 2022/4/26 上午 10:26:00  說:







股票代碼
(第 16  篇) 10F  於 2022/4/26 上午 10:33:00  說:

讚同13F.
~~~~~~~~~~~~~~~~~~~
台獨的目的說清楚 有什麼好壞說清楚.
因為統治權是要靠武力的 不是念力.

希望塔綠斑想清楚再作亂 才不會牽拖一堆人去死 又無法獨立.
搞屁阿..



(第 17  篇) 現在的國民黨比那時的麻雀還可惡  於 2022/4/26 上午 10:38:00  說:

只會造謠拉屎 沒什麼經濟價值

(第 18  篇) 鬼扯國民黨轉移焦點  於 2022/4/26 下午 12:16:00  說:

台灣因國防太弱 所以避免了一場戰爭.
~~~~~~~~~~~~~~~~~~~~~
萬事不離鬥爭 搞不好青蛙 小狗 兔子都會有事.


(第 19  篇) 1958  於 2022/4/26 下午 12:40:00  說:

1958翁總才0歲
我還聽說有一農婦 蝗蟲像烏雲 為了搶蓋穀物 把小孩放在樹下 等回神.
蝗蟲吃大餐 小孩沒了.

目前還無法證實 只是聽說.


(第 20  篇) 塔綠斑是笨色  於 2022/4/26 下午 01:37:00  說:

挑撥離間的專業 無處不見.
藕認為
以CCC 翁仔的人生歷練 小小塔綠斑很難撼動他.


股票代碼
(第 21  篇) 聖經說  於 2022/4/26 下午 02:10:00  說:

天上的鳥兒既不耕種也不儲糧,天父也是養活它們,可見的萬物都有存在的必要

(第 22  篇) 布布  於 2022/4/26 下午 02:13:00  說:

鴨子吃蝗蟲 今年產糧大國 又要面臨乾旱了

臺灣準備要面臨 狂爆雨時其 準備好乾糧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